車牌識別技術(VehicleLicensePlateRecognition,VLPR),車牌號碼識別簡稱車牌識別,也稱作車牌號識別或車輛牌照識別或車輛號牌識別,是計算機視頻圖像識別技術在車輛牌照識別中的一種應用,即從圖像信息中將車牌號碼提取并識別出來。
車牌號碼識別的大致原理如下:分為圖像采集、車牌定位、字符分割、字符識別四大模塊,再用軟件編程來實現每一個部分,最后識別出牌照,輸出車牌號碼等相關信息。
一、設計與施工流程
二、安裝位置與環境選擇
所有環境相機安裝位置,都以車在相機4-6米之間,車牌寬度大小在120-160之間。車牌在相機中顯示為平行狀態。
1、標準車道無彎角時確定車牌識別區在4-5米區間段內;
2、彎角過大時需要判斷角度時,判斷車牌的平行度,判斷車牌轉正之后車牌識別的最佳識別距離為4-5米;
3、平行角度不能大于15度;斜面角度不能大于45度;
4、路面單個寬度不能超過4.5米;
5、現場環境注意雨水井蓋及防護欄;
6、車牌識別的方向及位置盡量避開類似的物件;
7、當出現無法避開的環境時將護欄涂成與周圍環境同一顏色。
三、非標環境下車牌識別安裝位置的判定
1、對于左轉車道攝像機安裝在行駛方向的右側
2、對于右轉車道攝像機安裝在行駛方向的左側
3、對于左右轉行駛方向車道,左右需各安裝一臺攝像機
4、相機需安裝于外彎,確保車牌平行度
四、工作流程與設備清單
一套標準的車牌識別系統有服務器、管理電腦、出入口識別相機、顯示一體機、出入口道閘、軟件加密狗組成。可實現圖像對比、自動收費、固定車自動進出等功能。
五、地感線圈的制作
在理想狀況下(不考慮一切環境因素的影響),電感線圈的埋設只考慮面積的大小(或周長)和匝數,可以不考慮導線的材質。但在實際工程中,必須考慮線導線的機械強度和高低溫抗老化問題,在某些環境惡劣的地方還必須考慮耐酸堿腐蝕問題。由于導線一旦老化或抗拉伸強度不夠導至導線破損,則檢測器將不能正常工作。在實際的工程中,建議采用1.0mm以上鐵氟龍高溫軟導線。
地感制作注意事項:
1、處理切槽尖角位置,防止破壞線圈的線圈電纜。
2、地感線圈不得破損保護層、地感線不能接線、線圈不能交叉打結。
為了使檢測器工作在最佳狀態下,線圈的電感量應保持在100uH-300uH之間。在線圈電感不變的情況下,線圈的匝數與周長有著重要關系。周長越小,匝數就越多。一般可參照下表:
六、安全島的制作及布管布線
我們列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安全島的制作:
1、一進一出的安全島:出口收費的設備在一起且中間要放收費崗亭,我們可以將安全島做成長5.5米,寬1.3米,高0.15米的長方體,為了美觀,我們可以將島的兩頭做成弧形的,如圖所示:
2、單進的安全島:我們可將安全島做成長4..3米,寬0.5-0.6米,高0.15米長方體,兩端可做成圓弧狀。有時為節省工時和成本,可將安全島做成三個60*60*15CM的長方體,如圖所示:
3、斜坡上的安全島:在斜坡上做安全島要做成幾個臺階式的,對安放設備的地方做成60*60CM的臺階,但安全島上表面一定要水平,若有崗亭,則需將安裝崗亭的地方做成水平,如圖所示:
4、安全島布線及接線:
智能車牌識別系統布線圖
智能車牌識別設備接線圖
七、系統調試
1、車牌識別區域角度調試:
調節相機的萬向節可調節車牌識別中顯示圖像的平行。
2、道閘調試
3、地感性能調試
地感上電時。會自動檢測當前狀態。此過程大約需要5秒左右的時間,檢測完成后正常為地感檢測燈慢閃或者熄滅,如快閃則是故障,原因為地感線圈破皮或者線路接線錯誤引起問題。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