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無論是住宅小區的停車場,還是商場、辦公樓的收費停車場,為了方便管理,車牌電子識別系統已經成了標配。車主們要過閘時,系統會通過對車牌進行識別,完成扣費等流程。3月10日,記者獲悉,近日,有網友稱,用手機拍下車牌,再用手機照片對準停車收費系統的攝像頭,攝像頭就能抓拍出照片中的車牌號,輕松打開道閘。那么,車輛道閘真的像網傳那樣刷照片就能輕易打開?來看記者的調查。
在網絡視頻中,車主通過事先拍好的車牌號照片,然后用手機對著門禁系統的攝像頭。這個時候,停車場的道閘在他面前緩緩打開。那么,用手機拍下車牌照片真的能輕松打開停車場入口的道閘嗎?記者首先來到了位于淮安生態文旅區枚皋路上的星雨華府小區進行了測試。
經過測試,車輛智能識別系統成功讀取了照片上的車牌號,同時抬桿放行。對此,小區管理人員雖然對結果感到意外,但表示,車輛出場時,系統會進行比對,進出車輛不一致不會放行,而臨停車還涉及費用,沒有交費也不會放行。淮安星雨華府小區工程主管沈會賓介紹:“我們星雨華府小區的車輛出入口,安裝車輛智能識別系統,對進入小區的車輛進行管理 ,錄入系統的車輛會自動抬桿放行 ,臨時車輛不會自動抬桿 ,需值守人員詢問,登記后才能放行,為了防止逃避交費的車輛,我們小區安排有專門的人員值守,就是要杜絕逃費現象。”
隨后,記者又來到了位于淮安市區曦園街附近的一處寫字樓停車場入口進行了實驗。同樣的一幕再次發生,記者用手機里已有的車牌照片,對準入口道閘攝像頭,系統準確抓拍識別,屏幕顯示車牌號,并抬桿放行。對此,江蘇銘彥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向榮表示,目前,市面上一些老式的車牌識別系統只具備簡單的拍照、識別和處理功能,攝像頭只能識別車牌的數字,難免會有車主“鉆空子”。不過,一些新式的電子識別系統已經收到不錯的效果,比如通過地面感應線和雷達傳感裝置,通過地面承壓來輔助識別,只有車輛靠近識別系統時閘門才會打開。這樣一來,刷照片過閘的行為將失去作用。江蘇銘彥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向榮介紹:“首先這種行為是極不道德的,市民發現這種情況后,可以向小區所在的物業公司反映,物業公司應加強小區的停車管理 ,行為人應向相應的收費單位補足停車費 ,嚴重的話可能涉及犯罪 ,市民或物業公司可以選擇報警。”
律師提醒,廣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應自覺遵守停車場管理的相關規定,主動繳費,不要存在僥幸心理,以身試法。如果逃費數額巨大,多次惡意逃費,可能涉及違法我國《刑法》第264條規定竊公私財物的,構成盜竊罪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盜竊罪的量刑細則規定,盜竊數額達2000元的 ,在3個月拘役至9個月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數額每增加1500元的 ,增加一個月刑期,確定基準刑。
(《零距離》記者/胡艷 淮安臺 編輯/玉潔)
來源:荔枝網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